5月25日上午,主题为“智慧农业技术及应用”的书院讲坛活动顺利开展。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李斌研究员、罗斌副研究员、魏晓明研究员和杨浩副研究员受邀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关于智慧农业最新科研成就的视听盛宴,书院院务委员会主任朱龙付出席活动。活动由书院教师、副教授宋鹏主持。
光谱技术能否助力农业发展?李斌引领同学们走进了太赫兹光谱技术的神秘世界。他细致入微地阐释了这项技术在农业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潜在应用。他表示,太赫兹光谱技术在生物大分子检测、农产品质量检测、土壤及大气检测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但是这项技术在农业领域才刚刚起步,未来在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命安全上还大有可为。最后,李斌寄语与会同学:“时代发展迅速,我们要抓住科技发展的机遇,融入创新链条,实现协同共进。我们期待更多的人才加入,为农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键扫码就能知晓种子数量?罗斌向同学们介绍了种业中智能装备的研发和应用。他谈到,育种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从刚开始的仅仅通过肉眼观察育种到现在的智慧育种,信息技术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罗斌以生动案例与同学们分享了他与团队在子检测装备、作物表型性状测量装备和作物生理代谢检测装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他也坦诚地指出了国内智慧育种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呼吁广大同学投身智慧育种领域,加大研发力度,实现突破。
设施园艺与智慧农业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魏晓明带领同学们领略了设施园艺智慧化新技术的魅力。他依次向同学们介绍了团队在设施园艺智慧化研究中结构、平台、装备和材料方面的新进展。从他的分享中,同学们认识到:设施农业智慧化是克服当前挑战的重要手段,利用信息技术来赋能传统农业,有助于实现产业生产由人工向机器生产的转变、由市场经验判断向大数据智能决策的转变。
无人机在作物表型分析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杨浩以无人机遥感技术为视角,向同学们展示了田间作物表型研究的最新进展。他强调,不管是传统育种还是生物育种,作物表型性状的获取都是瓶颈问题,而无人机遥感技术以其高分辨率,行动灵活等优点,为作物表型性状的检测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他详细介绍了自己团队在传感器研发和系统性工作方面的成果,让同学们对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活动结束后,智农2305班贾志强同学深有感触地说道:“老师分享的内容都极大地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对智慧农业是什么、要干什么、怎么做这些问题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也会继续深入探索智慧农业的未知领域,促进农业发展。”
文字:李斌
摄影:木扎帕尔
审核:宋慈